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症状 > S > 湿温
编号:56256
湿温
http://www.100md.com 中文医网
     定义

    湿温是一种由感受湿热之邪而引起的外感热病。其临床特点是身热缠绵,胸痞身重,苔腻不渴,病程缓长,后期易化热燥而致神志昏蒙诸症。其病以中焦脾胃为中心。多发于夏秋雨湿季节。

    西医相关病症

    伤寒、副伤寒、夏季流行性感冒、钩端螺旋体病、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病的部分类型,以及其它急性热病之有湿热表现者,均可归属于本病范围。

    证候分型

    1.湿遏卫阳:症见恶寒,无汗,身热不扬,头部沉重感,胸痞,不渴或渴不欲饮,四肢酸困,肌肉烦疼。治宜芳香化湿,疏中解表。常用藿朴夏苓汤。

    2.湿重于热:症见身热起伏,午后热增,头重身重,困乏呆钝,胸闷脘痞,腹胀便溏,溲短浑浊,渴不思饮。治宜宣气化湿,佐以淡渗。常用三仁汤。

    3.湿热并重:症见发热渐高,汗出不解,口渴不欲多饮,心烦脘痞,恶心呕逆,小便短赤,大便溏而不爽,或见黄疸,或神志昏蒙,时清时昧。治宜化湿清热。常用王氏连朴饮。

    4.热重于湿:症见身热壮盛,口渴引饮,面赤大汗,呼吸气粗,脘痞身重。治宜清热为主,兼化湿邪。常用白虎加苍术汤。

    5.湿热化燥:症见壮热大汗,面赤烦渴,呼吸气粗,脉象洪大;或潮热谵语,腹满便秘。治宜清气泄热。常用白虎汤。

    6.热入营血:症见身热夜甚,心烦不安,时有谵语或神昏不语,或手足抽搐,斑疹隐隐,舌绛少苔。如病情进一步发展,深入血分,则可见灼热躁扰,骤然腹痛,便下鲜血;或吐血、衄血。若出血不止,则进而可见身热骤退,面色苍白,汗出肢冷,呼吸短促,舌淡无华,脉象微细急促等危象。治宜清营泄热或凉血散血。常用清营汤。

    预防与护理

    1.增强体质,特别是注意保护脾胃的健运功能,防止湿热内生,是预防本病的关键。

    2.患者应饮食有节,勿恣食生冷甘肥,尤其在夏秋之季,饮食更须注意洁净清淡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